南非国家介绍

导语
  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
[南非国家介绍]专题生成时间为:1447149424
分享专题:
1

历史沿革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及后来南迁的班图人。

  1652年荷兰人开始入侵,对当地黑人发动多次殖民战争。

  19世纪初英国开始入侵,1806年夺占“开普殖民地”,荷裔布尔人被迫向内地迁徙,并于1852年和1854年先后建立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土瓦共和国”。

  1867年和1886年南非发现钻石和黄金后,大批欧洲移民蜂拥而至。英国人通过“英布战争”(1899~1902),吞并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1910年5月英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和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了南非共和国。南非白人当局长期在国内以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先后颁布了几百种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

  1984年国民党执政后,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度,镇压南非人民的反抗斗争,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1989年,德克勒克出任国民党领袖和总统后,推行政治改革,取消对黑人解放组织的禁令并释放曼德拉等人。

  1991年,非国大、南非政府、国民党等19方就政治解决南非问题举行多党谈判,并于1993年就政治过渡安排达成协议。

  1994年4~5月,南非举行了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大选,非国大与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组成三方联盟并以62.65%的多数获胜,曼德拉出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非国大、国民党、因卡塔自由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这标志着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平等新南非的诞生。

  1994年6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南非在联大的席位。

  1996年12月,南非总统曼德拉签署新宪法,为建立种族平等的新型国家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2015年2月21日,南非成国际恐怖分子新基地。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其纬度自南纬22°至35°,经度从东经17°至33°。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中部环抱莱索托,使其成为最大的国中国。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地貌

  南非地处非洲高原的最南端,南、东、西三面之边缘地区为沿海低地,北面则有重山环抱。北部内陆区属喀拉哈里沙漠、多为灌丛草地或干旱沙漠、此区海拔约650至1250米。周围的高地海拔则超过1200米。南非最高点为东部大陡崖的塔巴纳山,海拔3482米。东部则是龙山山脉纵贯。

  气候

  南非全境大部分处副热带高压带,属热带草原气候。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是夏季,六至八月为冬季。德拉肯斯堡山脉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气流,因此愈向西愈干燥,大陆性气候越为显著。秋冬雨水缺乏,草原一片枯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由东向西从1000毫米降至60毫米。东部沿海年降水量1200毫米,夏季潮湿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及德拉肯斯山脉迎风坡能全年获得降水,湿度大,属海洋性气候。西南部厄加勒斯角一带,冬季吹西南风,带来400~600毫米的雨量,占全年降水的4/5,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国全年平均降水量为464毫米,远低于857毫米的世界平均水平。

  南非气温比南半球同纬度其它国家相对低,但年均温度仍在零度以上,一般在摄氏12~23度。温差不大。但海拔高差悬殊造成气温的垂直变化。此外,流经西部海岸的本格拉寒流和流经东部海岸的莫桑比克暖流形成气温在经度上的差异。冬季内陆高原气温低,虽无经常性雪被,但霜冻十分普遍。

  全国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7.5~9.5小时,尤以4、5月间日照最长,故以“太阳之国”著称。

  水文

  南非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是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的奥兰治河(The Orange River),全长2160公里,系全非大河之一,流域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另一条是主要流经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边界并经莫桑比克汇入印度洋的林波波河(The Limpopo River),全长1680公里,流域面积38.5万平方公里。

  其它源于内陆高原的较小河流多切过“大断崖”注入印度洋,少数向西流入大西洋。主要有:自由州与北方四省交界的法尔河(The Vaal),夸/纳省的图盖拉河(The Tugela),东开普省的森迪斯河(The Sundays)和大鱼河(The Great Fish),西开普省的奥利凡茨河(The Olifants),北方省的莱塔巴河(The Letaba)及自由州省东部的卡利登河(The Caledon)等。

3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02年,南非全国分为9个省,根据2000年通过的《地方政府选举法》,全国共划有287个地方政府,包括8个大都市、44个地区委员会和226个地方委员会。

  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

  行政首都:茨瓦内(Tshwane)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235万;

  立法首都:开普敦(Cape Town)是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位于西南端,为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人口350万;

  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为全国司法机构的所在地,人口75万。

东开普省 西开普省 北开普省
夸祖鲁省/纳塔尔省 自由州省 西北省
林波波省 姆普马兰加省 豪登省
行政首都茨瓦内 立法首都开普敦 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4

国家象征

  国旗

  南非国旗启用于1994年4月27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由红、绿、蓝、白、黑、黄六种颜色组成,呈Y形(官方给出的解释是V 然后流向一条平线,而不是Y。)旗面上区为红,下区为蓝,各占旗宽的三分之一,代表鲜血。旗面中央是一横Y形三色条,占旗宽的三分之一。象征着聚合不同的南非民族,共同发展,一起走向今后的道路。用来区隔红区、蓝区和连接旗杆罩布处的黑色三角形。三色条的中间色为绿色,宽度占旗宽的五分之一,代表土地,绿色的两侧各有金色和白色,各占旗宽的十五分之一,金色代表金子,白色代表白人以金色一端连接黑色三角形,黑色代表黑人。

  国徽

  南非国徽启用于2000年4月27日。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展翅的鹭鹰是上帝的代表,象征防卫的力量;万花筒般的图案象征美丽的国土、非洲的复兴以及力量的集合;取代鹭鹰双脚平放的长矛与圆头棒象征和平以及国防和主权;鼓状的盾徽象征富足和防卫精神;盾上取自闻名的石刻艺术的人物图案象征团结;麦穗象征富饶、成长、发展的潜力、人民的温饱以及农业特征;象牙象征智慧、力量、温和与永恒;两侧象牙之间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团结”。

  国歌

  1995年5月,南非正式通过新的国歌,新国歌的歌词用祖鲁语、哲豪萨语、苏托语、英语和南非荷兰语5种语言写成,包括原国歌《上帝保佑非洲》的祈祷词,全歌长1分35秒,并以原国歌《南非之声》雄壮的高音曲调作结尾。原国歌名为《上帝保佑非洲》,1994年3月15日批准。歌曲由黑人牧师诺克·桑汤加在1897年谱写,1912年首次在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上作为黑人民族主义赞歌唱出来,在非洲深受广大黑人欢迎。

  国石

  钻石

  国花

  帝王花。灌木,又名菩提花, 俗称木百合花或龙眼花。

5

旅游景点

  罗本岛(Robben Island)

  罗本岛是南非“种族隔离”时代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及其战友被囚禁达数十年之久的地方。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小岛已经成为了世界遗址,并被辟为自然保护区。

  花园大道(The Garden Route)

  花园大道全长600公里,从开普敦沿着海岸线一直延伸到齐齐卡马大森林(Tsitsikamma Forest),沿途分布着各色各样的小镇、酿酒厂、农庄和渔村。[11]

  海滩

  南非拥有3000公里长的海岸线,从夸祖鲁-那塔尔省(KwaZulu-Natal)直到狂野海岸(Wild Coast),从东开普省(Eastern Cape)延伸到西海岸(West Coast)

  人类摇篮

  世界遗址——“人类的摇篮” 位于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的西部,它包括很多景点,其中著名的有斯托克方丹山洞(Sterkfontein Caves)。1936年,人类学家罗伯特&S226;布鲁姆博士(Dr Robert Broom)在这个山洞里发现了“普莱斯夫人 (Ms. Ples) ”——一位300万年前的原始人的头盖骨。在当时,她被认为是人类所发现的最接近 “缺失一环”的证据。

  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

  南非有很多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其面积相当于整个以色列。

  索维托(Soweto)

  在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的正南方坐落着索维托(Soweto)——南非最大的“城镇”(在“种族隔离”时代被设为黑人居住区)。

更多专题
留学专题移民专题考试专题院校专题
更多>>往期专题回顾